陈爱丽今年五十岁,退休还没有孙子,是河水街这边的包打听,谁家发什么了什么事她门门清,也是最早出来摆摊的人,小摊上有衣服袜子和几十件的五花八门的古董。
“听说房子是个大学生买的,家里出的钱,等过几天送搬家礼,你不就知道了嘛。”
杜小芳和她一起看摊,她家乡下亲戚有地种了青菜,她早上出去收了来卖,今天还花2块钱多收了一只老母鸡,看能不能三块钱卖出去。
“我知道,听说八千五百块钱买的,啥家庭一下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
像是我批发点衣服来卖,一个月能挣好几百块钱呢!只要东西好,外国人大方有钱价都不讲,直接就买了。”
说着就说过几天她再要进一批古董,专门到外交公寓前去摆夜市。
两个人说着话,杜小芳卖出去了3把青菜,陈爱丽也卖出去两双薄袜子,一双3块钱的塑料凉鞋。
杜小芳见她数钱,心里想着,要不她也批发点袜子凉鞋来卖,这天马上就要热起来了,3块钱最起码有3毛钱的利润,就是得再找一找进货门路。
不一会儿,一个黄皮肤的外国人把杜小芳地上的母鸡提起来看了半天,花3块钱美元买了。
这可把杜小芳高兴坏了,1.5的汇率等于这只鸡4块五卖出去的,这一把就挣了2块五,要是每天能挣这么多,她还羡慕个球羡慕那些上班有工作的人。
看她这么高兴,陈爱丽马上记下来,看自己这小摊哪里能放些土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