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些线路的排放,其实可以找军工厂的工程师来优化设计的。所以很多设备和机械,第一次组装,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都快不了。
这次没怎么提前下班,罗成又是去农贸市场溜达签到了一下才回的家。等叉车搞出来后,罗成就打算搞变速器,这系统的签到功能到时候又要耗在里面了。
第228章拆废一台发动机
废~~废了。
在轧钢厂的临时研究室内,一台拆开了的发动机摆放在工作台上,这发动机玩的太跳脱了。有些零件看不懂作用不说,还一拧开,底下的部件竟然弹开了。要想装回去还得拆开其他部位的,而拆卸其他部位的时候,又是各种错乱的组装方式。
那么多螺丝配件,经常是这边拧松,另外的配件就跟着松。甚至还有电子自毁模式,也是物理模式,果然没按照安装顺序拆卸,有部件松了,就会跟触发陷阱一样,一跟铜丝之类的东西,就会弹到一个小电子上,然后造成小型的短路烧毁某个配件。
反正是现在研究室的人组装不上去了,这发动机是汽车厂的赵主任提供的,是已经测试了运行性能的一台发动机。交过来是给他们进一步测试马力之类的。
在汽车制造厂的测试,通过空转的形式,已经初步证明了油耗肯定比以前的低很多。而且转数快,震动幅度非常小。
而且汽车厂已经把一台发动机安装在吉普车上了,目前也是性能提升的相对完美。只不过还没测试这款发动机的最大负载量,很多数据是要慢慢测试的。罗成那边是有发动机的理论测试的,但理论测试只能是一个依据,大家搞研发的,都明白理论数据和现实数据的差距。
就比如一个最求质量的国家,他们的标准是安装最低负荷计算的,比如日本那边的货车载重限制是十吨的话,可能这十吨是安全标准,你其实拉二十吨都没问题。
而国内的载重十吨算超载的话,那绝对属于高负荷,你再多拉货就要出问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