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到绝对公平,但起码能相对公平。之前在修理厂里干了几年的学徒工,可能也会分的跟刚来的一样多,内心嘀咕几句肯定是有的,但也不会有什么过多的怨言。特别是厂里已经在努力帮他们转正式工了,最近心情都好着呢,各个都是满怀期待着在干活。干劲是特别的足。
罗成回来的时候,张主任也早回来了。不过厂里的三轮货车又少了一辆,食堂里多了很大一桶的油,就是供销社那边卖油的那种大桶。几百斤的大豆油,这放食堂炒菜也好,过年分油也行,这一大桶油弄过来,张主任也实在是拒绝不了。
这次拉回来的米糠和豆粕,也都放在了饲养舍的饲料房里。这豆粕打重,一袋子豆粕能有一百五十斤。但米糠实在是太轻了,一袋挤的满满的,也就几十斤。所以饲料房都块堆不下了,好在明天就给职工分掉一大半,倒是不担心堆压太多的问题。
一个下午,随便溜达一下就快下班了。罗成先让张主任继续去下订单,采购生产三轮货车的材料。而下个月也没几天了,一下月月初,方块车的配件也要去订。最好是问一下柴油发动机那边的供应量有多少,反正就在邻城,到时候派一个人去搞一个长期订购合同。当然了,其他配件也要问清楚,别柴油机够,其他配件不够,依然没有作用。
罗成让徐海棠赶紧去发广播,让员工明天自己去准备好袋子。明天除了发工资外,会发瑕疵布,还会发米糠和豆粕。正式工每人米糠和豆粕各二十斤,临时工和学徒工只有一半。只要是入职的就有,哪怕是今天才报道的。
之前还是修理厂的时候,本来只是让大家花钱购买的。那时候毕竟修理厂的账户上也没什么钱,别看一人可能才要二三毛钱。但上斤百人也要几十块。而现在不一样了,哪怕两百人,扣除一半多是临时或者学徒工,总共也不过五十块钱不到的东西,省得麻烦,厂里用自留金出了就是了。
厂里这两天刚入职的临时工都有些不敢相信听到的广播,来的早的也就是街道办安排过来的十来个人,都没有入职一个星期。来的晚的,临时工昨天都有不少刚来的。特别是一些正式工,这刚从之前的厂通过调离,今天过来的很多。
但是也有倒霉的,那就是一些老师傅,已经答应来汽车厂这边了,但人还在原来的厂指导要跟他交接的人。这明天来报道可能东西也没的分了,因为今天人事部已经在统计人数了,这布料和米糠什么的,都统计好了的。
明天安排几个人称重,分东西,来一个人领一下东西签个名就可以了。这事情晚来一天就是没有很正常,你要是晚来一天能有,那晚来两天的呢。
在后世,经常有人说,往上数三代,大部分人都是农民。但在这时代,往上数一代,基本上都是农民,哪些部是农民的基本大部分都被打倒了。
米糠和豆粕,在这时代的农村,跟口粮没什么区别。谁家没个乡下的亲戚啥的。特别是大部分农村人都是分粮没多久的。这要是自己没家人在农村,哪怕是亲戚也行。拿去乡下换点杂粮或者大米的,保证有人抢着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