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每个人吃完后,碗都舔的比较干净,搞的罗成一个人不舔干净碗,自己感觉就格格不入似的。

        饭后,大家也是闲聊了一会,平时一直饿着,这食物吃的快,肚子里还没完全回馈过来感觉呢。稍微坐一会,一个个都舒坦了,肚子里有了有食的感觉。

        分粮,重头戏也来了,早上父亲罗文去大队里可不光是请假了,还借了一杆秤回来。这年代又不能做买卖,这秤砣之类的,也就大队里有。平时也用不上,借来用一下自然是方便。

        十斤棒子面好秤,红薯因为个头的问题,得挑挑拣拣的。尽量都刚好,而实在多一点或者差一点,也不会去拿刀削一点过去。这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多一两二两的,得给叔叔,那以后一直是本家亲戚。少一点的,就给姑姑,嫁出去的女儿可没道理来跟本家男人争的道理。

        可能当叔叔的不在乎这多点少点,但规矩就是这样,分东西哪怕都是一样的东西,也是按照规矩长辈先拿,然后是同辈本家男人拿,最后才是嫁出去的女人拿。

        分好东西后,大姑小姑她们都借了一个布袋,这红薯别看二十斤,个头大的一个就有一二斤,小的也半斤左右。人多,就算用收拿回去也好拿。但她们不住镇上,放在布袋里都要注意安全,要是拿在手上,这不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些人嘛。

        所以她们都问罗成家借了布袋,布袋也肯定是要还的,这年月什么东西都金贵,你拿去了别人家可能就没有的用了。根本就不是值钱不值钱的问题,不像后世,一些小东西拿去了就算了,再买一个就是了,买起来也方便也不值啥钱。

        而两个叔叔都住镇上不太远,镇上也比乡村安全多了。起码有人会管镇上的治安,农村的话,就得村长他们自己组织。现在不少大队里都有民兵队,治安的话除了一些交界的地方乱点,其实整体还算可以。

        饭也吃完了,粮也分完了,但这些亲戚依然没有立刻走。叔叔姑姑他们都得跟奶奶唠叨几句,最后就是罗成这个退伍回来的重点关注对象了。

        这退伍回来了,大家自然都关心他以后的打算,以后是留在镇里了,还是会如何。

        “这以后具体干什么,我也不清楚,部队里有介绍信,应该组织上会安排工作。我这也打算下午去镇委会问问情况呢,这不你们当叔的,当姑姑的都在,我一个晚辈总不能先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