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个名叫阿史那薄布的西突厥少年,大概在唐朝男爵面前,是不敢装逼的。
九月的大朝会,首先肯定了各族兄弟的深切友谊,加强了天可汗陛下在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其次介于九月初二的西域朝贡中央的共识,鸿胪寺方面对边疆各邦国进行了一番舆情调查。
鸿胪寺少卿作出了重要报告,报告用一句话就能形容:国外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尚书右仆射杜天王对此表示:中国安居乐业,何其艰也。
然后杜天王的走狗们纷纷表示,要效仿高丽故事,救万民于倒悬。
中书令和侍中两位大佬想了想,对群臣道:转皇帝陛下批示。
李董板着脸,就说了一句话:朕很痛心啊。
痛心也是无可厚非的,根据岭南冯盎传来的消息,南海之滨有国占城,富产甜蔗。
种粮食太亏了,种甘蔗多赚钱……
但问题来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地主,李董本人对土地的怨念还是很强的。所以,他有心发财,却无力投入,这就需要群策群力。
更何况,西突厥内乱,酣战的军头不知凡几。当年在大兴城结拜的阿史那泥孰也病死了,突厥的半壁江山,也落在了他的手上,看守突厥故地的人,又是自己的忠犬尉迟日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