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配享四圣,是在考虑要不要把颜回和孟子去掉的,后来皇帝拍板,承旧例,复圣闻一而知十,乃是智慧的象征,必须有。

        当然这话正面理解其实也没啥,但读书人大多都不是傻逼,很显然颜回没问题,孟子就要考量了。

        孟子的主张,让做君王的都很蛋疼。

        李董肯定也不例外,所以他没有正面说亚圣滚粗文宣王庙,就是想等着小弟们主动分忧。

        然而小弟们虽然一颗红心向陛下,但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于是山东士族商量了一下,只说孟子的“仁政”,其他的啥也不管。

        因此复圣圣像基座上,刻了“知”,而亚圣圣像基座上,刻了“义”。为什么没有刻“仁”呢?因为给述圣孔伋了。

        毕竟,孔子的孙子,肯定要比亚圣“仁”一点。

        博弈嘛,总是有得有失,虽然亚圣圣像还是立了起来,但总算没有搞个大新闻,让李董多少也能接受。

        十哲塑像虽然没有孔圣四配那么高大上,但每个塑像配一条经典语录的形式,让李董眼睛一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