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虚拟游戏非常粗糙,刚面市就赔得头破血流,不是不受欢迎,而是定价太高,除了土豪,普通白领根本无法购买虚游舱;随后,就是不断的改进,一直改进到普通人也能购买为止,然后这家虚游公司就赚爆了。
但新鲜感一过,玩家们就慢慢热情不再,再加上游戏中有很多的不公平设定,最终,这家公司也赔了个精光;世界永远不缺冒险者,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后进的虚游不断的改进,一般都能火爆一段时间,最终又被关闭。
关闭的原因非常多,短平快是早期虚拟的特点,利用虚拟科技,匆匆塞进一些东西,然后就抛出来,很少会有开发商静下来心;然后,在这种不断赔本的情况,一款声称经过10年开发的游戏面市了,这款游戏才算是虚拟游戏的鼻祖,虽然它也没有坚持到最后。
每一款虚拟游戏未面市之间,都需要经过十数年研发与投入,而研发并不单单只是游戏的相关设定、剧情等等,还包括另外一些东西,比如专门研究出一些与游戏无关的道具,如与拍摄影视剧有关的机器、灯光道具等等。
同时,还引入无数世界名牌,给予冠名权,并在一些很稀有的装备上,暗藏某公司的logo之类的,游戏里的一些名胜古迹,同样也会冠上现实中的旅游胜地等等。
当然,游戏的可玩性与娱乐性才是重点,只有游戏人气爆棚,才能够吸引来诸多的投资商,因此,游戏的研发不会因为这些而被忽略,游戏开发商也会以玩家们能够接受的开式,将这些现实中的时尚带入虚拟世界,避免引起玩家的反感,从而使人气消失。
因为过度注重商业引入,而忽略玩家感受,最终游戏倒闭而血本无归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的,那款被称为“虚拟游戏鼻祖”的开发商,就是倒在过度引入商业因素的问题。
而同样经过十数年开发出来的“生存”虚拟游戏,吸取了前辈们的经验,慢慢火爆了起来,它虽然才运营不到半年的时间,但人气爆棚的程度毫不逊色“鼻祖”,因此,“生存”虚拟游戏也被称为“太宗”,这是承认它属于第二款真正的虚拟游戏。
无论“鼻祖”还是“太宗”,之所以被市场承认,是因为开发商们牺牲了自己对虚拟世界“上帝”的权利,他们开发出一个庞然大物,名为“超级虚游智脑”;这个庞然大物占据所有成本的75%,余下的25%属于人工成本,而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玩家们所称呼的“系统”。
系统的存在,即考虑到投资商们的利益,也平衡了游戏的公平,它牢牢控制着整个虚拟世界,让那些一时脑热提出来的意见,没有被强塞进游戏里,但也照顾到了商业环境的引入,这即保证人气的继续爆涨,又保证投资商们的分红。
由于有系统的存在,任何想在虚拟世界中搞商业活动的公司,都需要玩家的配合,这才是玩家们没有走掉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拒绝的人是有的,但同意与商业活动配合的玩家更多,因为玩家们也有利益分配,尽管非常的少。
“铜雀台”是一部历史古装电影,想在现实中拍出数万人的战争场面,需要靠特效,尽管特效已经达到以假为真的地步,但特效公司的开价非常高,远不如在虚拟游戏中拍摄;在虚拟世界中拍大场面,已经不再新鲜,这造成很多特效公司的关闭,这也没办法,时代在进步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