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税分春收与秋收两季,所有十七项皆是如此,商税则不分季,按月收,关税按船收等等。

        下辖县城也依此而定,春收与秋收时,上缴粮食与汉帑,商税则以月为结算日,次月前十日前,需将所有税款上缴到主城,过期则罚。

        勿弗子等威烈六军都各获一座县城,县令可以由主城下派,也可以由他们提供人员担任,但前提是必须符合任职的官品要求,否则,上报了也通不过。

        一切都有系统制定的规则做为参考,税率方面,主城也可以随意调整,只要有钱上缴,或是不会逼着民众起义。

        因此,第一项会议就吵开了,各县都讲自己很困难,税收定额不能这么多,当然,海岛十四军及地方军是没资格发言的,他们没有县城,再加上戚太保也没有征收他们税赋,所以,都默不作声的看着、听着。

        黄巾府实际上就是威烈北府,六军军主与自己的县令一起,向戏志才发起言论上的攻击,戏志才认为每县每月必须上缴30万汉帑,但六军认为一切都是初建,只能上缴10万汉帑,戏志才不同意,双方吵得整个会议室都是吼喝之声。

        最终,双方同意每月20万汉帑的数额。

        九县每月共有180万汉帑,再加上主城的收入,每月就有将近250万左右的汉帑,但这属于公帑,所有的开支都靠这些公帑,比如npc人员的工资,城池修善,任务奖励等等。

        由于青州属于战争前沿,小魏王部就免去各主城的税收,这才是戏志才愿意下降各县税收的原因,若是北海城也要上缴税收,那就不能够去,一座主城要上缴的税收都是百万起的,当然,这也是可以去争一争的,就看戚太保给不给力了。

        第二项则是建设项目,重点是官道、水利、城防等等,共有九个工程,合计造价800万汉帑,于是,又是一轮新的争吵。

        海岛十四军的第一岛军将主“王山”一脸的迷惑,他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不仅是他,其余的海岛岛军将主也是如此,他们之前都是乐州奉义府、横野府及折冲府的军主,此三府在乐州时也各占了一座主城,但府主是npc,主城下辖的县城,也就是没有他们这些玩家主将的份。

        王山左手上位是威烈北府第九军军主稀残痕,水师驻守在威烈港,一切开支都走公帑,再加上他们的重点是海上,所以,没有参与工程的争夺,因此,王山就低声询问稀残痕,“痕大,这些工程,我们也能争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