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忽忽五年过去,时维至元五年,初春时节,山谷上时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切都显得祥和安逸。

        红日初升,书院里早就翘首以盼的学子们终于见到了远处草地上承轻功而来的王道一,便纷纷回到书案上坐好。

        王道一步态看似很潇洒从容,其实速度却极快,眨眼之间便进到了书院内。

        学生们颇有些艳羡的望向已在讲桌旁坐定的王道一,若不是见到了活生生的真人,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世上竟真的有像王道一这般文武双全的人存在。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向王道一求教过武功,因为他们知道,在王道一这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范,那就是:道一先生从来不会教人武功。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武功这种东西是把双刃剑,如若教给心术不正之人,便会祸及他人,因此武林之中的大宗师绝不会轻易教人功夫,就算是自己的亲徒弟,也会对徒弟的心性品格详加考量上好几年之后,才会开始教授武功。

        因此对于这些萍水相逢的成人学生们,她不会教武功的。

        上午的阳光正好,正适合清谈讲学。

        学生们每人的书案上都摆着一本手抄的书籍,里面记录着这些年来王道一讲授的内容。王道一讲学是采用分专题授课的方法,她会根据学生请教的问题,设立一个专题,对这一专题加以阐述,一个专题大约可以讲好几个月,讲过一个专题后,再开下一个专题。

        王道一讲学的习惯是,她从来不会把同一个专题讲第二遍。所以自开始讲学至今的五年来,她每日讲的都是新的知识。

        这等丰富的知识量,着实让学子们惊叹。

        不过,这些学子现在还不知道的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直到王道一彻底罢课归隐之前,她这一生都从未讲过重复的专题。

        也因着这个原因,后来求学的学生如果想要学习她之前讲过的内容,就只能从前人那里借笔录来抄写,抄的人多了,自然抄着抄着就成了一本书。再到后来,每过一年,学生们便自发把自己的笔录拿出来共同总结,统一成新的内容,续添在书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