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江南的天气说变就变。方才还是晴空朗朗,转眼间乌云便从天目山後翻涌而至,沉甸甸地压下来,带着Sh重的土腥气。豆大的雨点毫无预兆地砸落,顷刻间连成一片密不透风的雨帘,将山野笼罩在灰蒙蒙的水汽之中。
谢云深正行至半山腰,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一身青衫转瞬Sh透,冰凉地贴在身上。他抱着怀中几卷珍贵的诗稿,狼狈地四处张望,试图寻找避雨之所。山路泥泞,脚下打滑,视线也被雨水模糊。
蓦地,透过重重雨幕,他瞥见不远处山坳里,隐约露出一角飞檐,檐下挂着一个褪了sE的旧灯笼,在风雨中飘摇。有灯笼,便有人家!谢云深心下一喜,顾不得许多,深一脚浅一脚地朝那方向奔去。
走近了才看清,原是一处小小的庵堂。白墙黛瓦,门扉紧闭,门楣上挂着一块朴素的木匾,上书三个清秀小字:「慈航庵」。竟是座尼姑庵。谢云深脚步一顿,有些踌躇。他一个年轻男子,贸然闯入清修之地,恐多有不便。然而雨势愈发凶猛,雷声隆隆滚过天际,冰凉的雨水顺着他的额发、脖颈不断灌入衣内,冻得他打了个寒颤。怀中诗稿更是经不起这般浇淋。
无奈,他只得y着头皮上前,叩响了庵门上冰冷的铜环。
叩门声在风雨声中显得微弱。过了片刻,门内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怯生生的、带着几分稚气的询问:「谁……谁呀?」
「在下谢云深,途经此地,骤遇暴雨,衣衫尽Sh,恳请师太行个方便,容我暂避片刻风雨。」谢云深隔着门板,扬声恳求道,声音被风雨吹得有些飘忽。
门内安静了一瞬。接着是门闩拉开的轻响。
庵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隙。一张清秀绝l的小脸探了出来。
谢云深呼x1微微一滞。
门後的少nV,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僧衣,身形纤细。她未戴僧帽,一头鸦青长发仅用一根最朴素的桃木簪松松绾了个佛髻在脑後,显然是仓促间随意绾就。几绺濡Sh的碎发从鬓边散落,黏在莹白的颈侧,雨水顺着发梢滴入僧衣领口,洇开深sE的水痕。她的眉sE很淡,像远山含烟,一双眼睛却极大,黑白分明,如同浸在清水中的两丸黑曜石,清澈见底,不染丝毫尘埃。此刻,那双大眼睛里盛满了纯然的好奇,毫无戒备地打量着门外Sh透的陌生男子。
雨水顺着谢云深的发梢、下巴不断滴落,他形容狼狈,却依旧难掩其清俊风骨。他忙拱手作揖:「多谢小师父。」
小尼姑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将门又拉开些,侧身让道:「施主快请进,雨太大了。」她的声音软糯,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软腔调,听在耳中,竟似驱散了些许雨天的寒意。
谢云深踏入庵门,才发现这庵堂实在不大,进门是个小小的天井,雨水顺着瓦檐汇成水线,哗哗落入石砌的水槽中。天井後便是供奉着观音菩萨的正殿,殿门半开,隐约可见香火缭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