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学生们要过的第一座,便是组内竞争。三四十个人经过高一这一年几轮退组后只会剩下10个左右的人冲击最终决定他们命运的b赛,而对退组名单有第一决定权的,就是他们的竞赛教练。

        一届又一届新入学的孩子们好像天然有讨好左右他们命运的人的本领,他们面对老师显得积极主动又热情,尤其那些成绩中不溜,不至于垫底但又随时可能被清退的孩子,恨不得每个提问都给予回应,希望能为自己留下一些好印象。

        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未遇到过陈越这样的学生,能好声好气教同学做题,却不愿意搭理自己,说一句不知好歹怕是也不为过。

        就这样,李旻每每看到陈越在上课时低着头就倍感恼火,她很想把他叫起来,问问他每天不听课不互动都在学些什么,还是说他和那些人神化出来的天才形象一样,不用努力凭借天赋就能轻松掌握一切。

        但陈越是她的学生,还是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学生,她没法直接揪住领子质问他,即便有时候她真想这样。

        不过明着不行,暗戳戳整他一下总归是可以的。恰好这一日课间同学们都在走廊闲聊,陈越一个人懒洋洋倚在后墙上,拿着iPad看老友记。李旻心中有了想法,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又指了指耳朵,示意要他摘下耳机听她讲话。

        “老师有事情找我?”陈越关掉视频,一副乖巧聆听的模样。

        “你的笔记拿出来我看看。”如果他根本不记笔记,或者一团混乱,李旻大可借此机会敲打,训责他一番。

        陈越不明所以,只是配合着从课桌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递给李旻。

        笔记本上尽是陈越密密麻麻不算工整的字迹,分门别类地记录着每一个问题,他的想法思路,拓展延申的资料,以及从中获得的心得T会,虽然他们当前学习的内容和真正的大学化学相b还有些稚nEnG,但陈越的思考深度和角度新颖之新颖,不亚于任何一个985化学系的学生。

        李旻当下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有种一圈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另一方面又真真切切为自己学生的优秀涌生出欣慰与自豪。

        “你竟然写得这么详细。”没有达到自己一开始的目的,只能把笔记本还给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