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周遇怨恨的对象,就成了父亲。

        如果父亲不曾因为讨薪打人,她就不会在学校遭受那种异样的眼光,不会在女生厕所、班级角落听那些曾经跟自己交好的同学和另一群人在一起,旁若无人说着谣言和风凉话。

        “你们听说了吗,周遇她爸爸以前打人坐过牢!”

        “不是吧,她爸看着脾气挺好的呀?”

        “肯定是装的啊,都坐过牢了还能是好人吗?说不定她爸有暴力倾向呢。”

        “那……周遇会不会随了她爸,平时也是装的啊?”

        “要我说啊,你以后还是离她远点吧。”

        那一年的周遇十八岁,已经过了可以辨别是非的年纪,面对这种情形,她数次想要替父亲辩解,可每当她想这么做的时候,那些人都会形成一股无形的默契和气场,将她屏蔽在外,扼杀她争辩的勇气和欲望。

        后来她逐渐明白,其实,没人想知道真相。

        他们议论自己和父亲,仅仅是把这个当成消遣,又或者是枯燥高三生活中难得一见的娱乐活动。

        于是,周遇不再跟人解释,她开始变得沉默,但内心太憋屈了,总要有一个宣泄的出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