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自己写的文章,别人学习,全班朗读,老师一定会要求划重点,还有反复讲解着文章之中一些字词句背后所蕴含的意思,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爽了!!
名气仅仅只是摆在台面上的好处,文章入选初中教材可以获得的好处远远不止这样,现在的苏释晨就仿佛相当于有了一块免死金牌。
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文章可以入选教材,从很大程度之上就代表了这个作者本身是得到了政斧的肯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本,没有受到肯定的话教育部也不可能通过审核。
有一个问题,出版作家最害怕谁,毫无疑问就是新闻出版署,书籍与电影一样要想出版就必须申请出版号,如果你的作品触及到了新闻出版署的某位大佬神经或者是你之中有什么相左的意见,就会被封杀不能出版。
不过现在苏释晨他就不担心这个事情了,只要他的不太偏激,或者是太过分,多半新闻出版署是不会管的,因为好歹他的作品也是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虽然教育部与新闻出版署这两个部门,关系并不大,可是在华夏这个人情社会,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
总不能教育部刚将苏释晨的文章选入了教材,而转眼新闻出版署就封了,这不是在打教育部的脸吗?由此而得之这块免死金牌的份量还不轻。
“请问对于文章被教育部选为教材有什么感想。”
“对呀,请苏释晨同学想想,这个时候有什么想说的。”
“请问在写《喂——出来》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成为初中教材?”
……
长枪短炮,在场的二十多个记者爆发出了非常强大的威力。
“起初写《喂——出来》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开办的一个作文比赛,我就是想写出花样所以才选择了微型这种题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