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大人,大城究竟要拿出什么样的诚意,大明才会接纳大城为藩属国?”普蒂沉不住气,二十万两白银,那是大城半年的赋税,绝对不能给予大明,但合约无法达成,他此次出使大明的任务,就会无法完成,关键是,大明就躺在大城的卧榻之旁,让大城没有安全感。

        “国师觉得大城应该贡献什么诚意?大城的哪些诚意,才能代表大城真正的诚意,让两国世代友好下去?”方逢年也不着急,反正大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他占据着谈判的主动权。

        “诚意?”普蒂迷惑不解,“下官远道出使大明,难道不是诚意?”

        “这的确是诚意,但这只是国师和现在大城国王陛下的诚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谁能保证大城还有这样的诚意?”方逢年不待普蒂作答,“而且这样的诚意,对大明有什么好处?”

        “部长大人,大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好处?”普蒂估计,大城能拿得出手的,或者大明能看上的,还是银子,但大城的银子实在太少,根本满足不了但的胃口。

        方逢年想了想,“国师,我觉得有两条路,可以让大明和大城世代友好下去,不知道国师是否同意?”

        “部长大人请。”有了路就好,普蒂到现在都摸不透方逢年的想法,或者大明真正的需要。

        “第一条路,就是仿照上次的合约,大明和大城,平时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但大明不需要大城的朝贡,只要双方正常往来即可。”方逢年先抛出一个饵。

        普蒂感觉不是这么简单,上次合约,大城虽然等到了大明的出兵,但大城付出三十万石粮食和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到现在还欠着大明的银子,“要是大城遭受外敌入侵,需要大明提供帮助呢?”

        方逢年这才露出森森白牙,“大明可以提供一切的帮助,包括直接出兵,但大城需要支付所有的费用。”

        “所有的费用?”普蒂有些紧张,他不知道所有的费用,究竟是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