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还打算修建一条从缅甸、经马来半岛、直至麻六甲的陆上大道,这才是他吃下大城的“诱饵”、非得要占据马来半岛北部的原因,不过,这条路才是太长了,需要大量的银子和时间,暂时还没有什么经济上的收益。

        最关键的事,大明还没有占据麻六甲。

        只能等了,将来可以一段一段修筑,免得一次投资太大,最好能找到替大明出钱的主。

        李腾芳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是呀,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分段同时修筑呢?但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如此,臣有一个建议。”

        朱由检微微一笑:“不妨看,爱卿出使了大城、缅甸,现在可是对缅甸最为了解的大明文官。”

        “陛下,臣的想法,和刚才的治人一脉相承,在缅甸,对汉人和其它族人实行差别对待,现在缅甸刚刚经历了全国性的战火,很多百姓都缺少粮食,凡是汉人,或者归化为汉人的人,或者进入学堂学习汉话的人,可以获得修路做工的机会,也就得到大明的粮食补助。”

        “粮食补助?这个主意不错,民以食为天,爱卿是,用粮食引诱异族归化?”朱由检暗暗赞叹,这个李腾芳,公堂虽然坐得多了,脑子还没有僵化。

        “是,陛下,对大明没有敌意的掸人、孟人,也可以适当允许他们修路,但是缅人,除非他们同意归化为汉人,否则一律不许参与修路,为了生存,臣相信,一定有许多缅人主动要求归化。”李腾芳不知道,为什么与朱由检一席话,自己生出了这些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念头。

        “不错,只要真正归化为汉人,就可以获得与汉人同等的机会,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加上汉人在缅甸已经占据主流……”朱由检也没想到,他本来以为,既然缅甸已经归属大明,所有的百姓应该一律平等,没想象到李腾芳所的差别对待,就像后世的准入制度,还可以加快缅甸的汉化。

        如此一来,归化缅人,还用得着千秋万世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