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刚刚听了陛下的高论,臣妾还要再细细揣摩,才能领会陛下的深意,臣妾只是建议,凡事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可牵涉太多,陛下是为了大明,但万一反对陛下的人多了,反而不好收场……”

        “嫣儿想说什么就说吧,今天你是朕的私人顾问,不要有任何顾虑,朕局势想听听真话。”

        “陛下,历史上改革者,都是不太顺意。”

        “嫣儿是说,汉民族的改革者,除了商鞅,鲜有成功者?”

        “就是商鞅,最后也是死在自己的新法下,陛下,凡事不能太过急躁。”

        朱由检缓缓摇头,他幽幽地吐出一口浊气:“大明已经日薄西山,再也没有太祖、成祖年间的气象,朕打败建奴,也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行改革,大明离朝代更替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也许你我都能看到那一天。”

        “陛下……”张嫣早就惊得张大了嘴巴,一点淑女的样子都没有,“这大明,真的到了这种地步吗?臣妾怎么看不出来?”

        朱由检想到后世的历史,刚满四十的张嫣,在李自成打开北京城的瞬间,被迫与周玉凤、朱由检等人一起吊死的事,“嫣儿,王朝更替,都是历史必然,但其中的规律,还是有迹可循,数年前的陕西民变,已经给大明敲响了警钟,如果大明还是一如既往地沿着它的惯性前进,朕相信,你我一定能看到大明丧钟。”

        张嫣想了想:“陛下对这次的改革,到底有多大的决心?”

        “为了大明,朕就是退位,甚至殡天,也是在所不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