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托恨不得立即出兵,将锦州,还有宁远抢回来,但冷静下来之后,他感觉,事情不会像他想的那么容易。

        镶红旗本来有二十五个牛录,后来蒙古科尔沁部与大金国合作,为表达诚意,科尔沁头人寨桑给大金国送来了十个牛录的蒙古士兵,岳托的镶红旗驻守广宁,正处在与大明对峙的最前线,这十个蒙古牛录暂时被分配到镶红旗中。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继承大汗位,他不仅重用汉臣,也重视汉人百姓,因此,八旗中都编制了一部分汉军牛录,分到厢红旗下的,有五个汉军牛录。

        这样,岳托的镶红旗中,除了二十五个女真牛录,还有十个蒙古牛录和五个汉军牛录,牛录数达到四十个。

        岳托在宁远部署了八个牛录,锦州部署了十个牛录,其余的二十二个牛录,都跟着他驻守在广宁。

        按照大金国的编制,每个牛录有三百士兵,但那时战时体制,现在大金国和大明处于对峙阶段,双方除了偶尔发生小规模冲突外,主要就是监视对方,因此,每个牛录都不满员,只有一百名士兵,其余的二百名士兵,都是回到各自的家乡,从事牧业或者农业生产。

        岳托手中的四十个牛录,实际上只有四千士兵,但宁远、锦州的十八个牛录,现在下落不明,他估计,没有任何讯息的这十八个牛录,恐怕和宁远一样,也是凶多吉少了。

        大明能一口气攻克宁远、锦州,吞下他的十八个牛录,那他手里的二十二个牛录,能夺回锦州、宁远吗?岳托没有任何信心。

        岳托和他的五叔莽古尔泰的性格不一样,谋定而后动,他更像一个汉人谋士,有时候,岳托觉得,除了霸气上差一点,自己更像八叔,大汉皇太极。

        岳托一个人在房间踱来踱去,他现在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讯息不通。锦州已经失陷,但宁远的情况不明,那是他的防区,总不能自己的防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他部署在宁远、锦州的十八个牛录,至今下落不明,到底是投降了,还是被明军打散了,或者被明军包围了,正等着他去救援;还有,就是明军的统兵将领是谁?到底是不是孙承宗亲自来到锦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