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看看陈登泡,心中转过无数的念头。

        他早就想过,要想工商兴国,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必然大增,从事耕作的人口就会大大较少,这势必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要维持甚至增加粮食的产量,就必须提高耕作的效率。陈登泡的提问,刚好给了他机会。

        “陈大人,交通问题不必担心,西延大道经过延安府,必然会促进延安的发展。另外,西安、延绥两地兴办工商业,必定缺少人手,如果陈大人能提高耕作的效率,将多余的男丁送到西安、延绥的工厂做工,也能提高他们的收入。”

        “可是,怎么才能提高农人的耕作效率呢?下官可是一无所知。”陈登泡科举出身,圣贤之书上可没有提高耕作效率的论断。

        “陈大人可曾见过《齐民要术》一书?那可是农人的天书。此外,我见过一种播种的三排篓和十排篓,比现在的单篓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陈大人平时要搜集这方面的书籍。”

        朱由检曾经比照过英国的产业革#命,但他否决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推行的“羊吃人”运动。汉人百姓数千年来对土地依恋,决不是西方人所能理解的。

        强制性将人口从农田赶入工厂,很可能会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甚至会产生新的匪患。

        如果提高耕作效率,让部分农民无地可耕,他们为了生存和提高收入,必然进入附近的工厂做工。

        就像温水煮青蛙,当这些农民终于发现他们丢了农田时,工厂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高的酬劳待遇,已经让他们无法再回到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特别对于年轻的人群。

        “下官一定抓紧时间查阅,不过这三排篓和十排篓……”陈登泡虽然有心,但三排篓和十排篓他可是第一次听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