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岛嘉业街某写字楼。
上官小宝吹着口哨走进自己的公司,东山再起的他有足够的理由高兴。在得到发行商同德书报社和印刷商友声印刷公司的支持后,上官小宝终于重办八二画社,并且从玉郎国际拿回了《李小龙》的版权。
“老板,最近一期的《李小龙》销量只有两万份不到。”助手的一句话让上官小宝从得意中清醒过来。
上官小宝问道:“《中华英雄》和《龙虎门》呢?”
助手是跟着上官小宝从玉郎国际跳槽过来,在玉郎国际那边消息灵通,汇报道:“《中华英雄》销量4万多份,《龙虎门》的销量接近4万。”
十年以前,《龙虎门》的销量足足有十万,而《李小龙》的最高销量也达到过八万份。可惜港府查办整肃漫画界后,港漫便一蹶不振,销量直接减少一半,加上日漫地一点点侵蚀市场,港漫的销量就更少了。
其他漫画都是刊载于画报上的,只有《中华英雄》、《龙虎门》和《李小龙》三个系列漫画名气最大,脱离公仔报独立出版成册,以每期34页全彩周刊的形势售出,每本定价8元此时香港报纸统一价1元。
《李小龙》是上官小宝的代表作,也是现在八二画社的招牌,销量越来越低实在让上官小宝头疼。
不过再头疼也得把漫画编好,否则吃饭都成问题了,上官小宝一头扎进画室里。
几年前玉郎国际统一港漫江山后,黄玉朗对漫画的创作进行了流水线改革。他成立了印刷、分色、植字、钉装等出版业所必须的部门,构入新型的印刷机和分色机,把漫画书的印刷质素大大提高;为了扩大公司的生产量,黄玉郎又把漫画制作分化为起稿画出构图,钩头绘画人物的头部,驳身绘画人物的身体,填头只负责人物的头发等各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画手负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