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初期,是通过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的方式,招商引资,以外资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当时甚至一度集中全国之力来搞特区建设。
无论是南方的深市还是东部的沪城市,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将注意力放在这里时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不仅仅如此,这些城市本身也有清晰的发展定位。
但是。与当年的深市以及沪城市的发展过程不同的是,白鹤经济特区并非由中央通过国家政策设立,反而是经过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而来。
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也是一次了不起的突破。
因此,对白鹤经济特区。中央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甚至有着更高的期待,张晨的那个宏伟构想,曾经不止一次在中央高层领导之间引发起争论。
一座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互联网技术中心的城市,这样一座城市对国家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白鹤特区政府对外发布的城市规划蓝图指南却令中央有些困惑。因为在这份指南上,中央并没有看到当初张晨的构想,即使这是一份令人动心的发展规划蓝图,但是却不是中央需要的东西。
相比较于一座崭新的城市,中央更需要一个完整的互联网产业。
由于白鹤经济特区创立过程的独特性。所以中央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和干涉特区政府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布局,也因为白湖湾集团跟特区政府的特殊关系,中央认为这期间肯定有什么没有透露的东西。
因此,此行无论是作为白湖湾集团的掌舵人也好,还是作为白鹤经济特区的创始人也好,文林和张晨父子都必然会出现在调研的队伍之中,甚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白鹤经济特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