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在不远的将来,一中的校园里会留下有关张晨的事迹,但是那时。他肯定已经站在了最耀眼的地方。
百城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新来的那两位似乎魄力有些不足,整个百城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以往的调子在走,既不急促,也不迟缓,但是相对于只隔着几座山几条小水河的白鹤而言,百城已经是拍马难及了。
这次来百城一中报到,张晨就发现了很多人都是从白鹤那边过来的。虽然现在白鹤那边的学籍在百城这边还能跟以往一样通用,但是已经有家长开始在考虑将来是不是要转学回白鹤。
以前的坝头乡中现在已经拆分成了白鹤一中和白鹤实验初中。随即在筹建的中学还有好几所。
随着白鹤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基础的配套设施也开始出现分化,大量私人资金的进入让白鹤建设的动力也越来越足。
老早的时候,跟着老张家一起发迹的那一批人现在在白鹤地区都算是小有产业了。
跟国内的其他地方不同。原来的白鹤村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都是本地人出资,后来涌入白鹤地区的资金,大都集中在几块新开发的商业用地上。
而国家在设立白鹤经济特区后,作为专项资金划拨下来的款子都用来筹建白鹤地区的基础民用项目。
像是电力燃气设施,自来水设施,以及特区的市政建设工程,最大的项目就是白鹤火车站和机场的筹建。
如今的白鹤,仅仅是参与建设特区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余万,加上本地人口和已经从外面涌入寻找机会的就业人口。已经接近六十万人口的大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