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乡村首富 >
        就是因为占了这条破路的光,这地皮也就变得老值钱了,听老方家那位活了大半辈子还不死的瞎老婆子讲,在解放前,坝头乡那也是县里有名的富乡,当初还是老蒋统治南方,县里的官老爷勾结地主富商,在商行里弄了八把交椅,能在八把交椅里占上一把的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当时因为坝头乡占据了白湖湾这么个渔业丰富,农业发达的好地,八把交椅中光是坝头的地主和大商就占了其中的四把,可想而知坝头的势力在当时绝对是响当当的。

        当然这里的百姓肯定是被盘剥得最厉害的,佛祖保佑那些个天杀的地主老财和黑心黑肺的商人在解放军来了后就都被抓了起来,这才有了坝头人的好日子过。

        好日子归好日子,坝头的经济在解放后却一直没能得到好转,在工业不发达,农业又不能完成质变的情况下,坝头人的经济水平随着人口的增加也就变得越来越差了。

        在早些年还没有搞改革开放的时候,乡里的劳动力也不能出去打工,一亩三分地里能刨出什么东西,时年不好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整个坝头就乡里那一块地充作集市,平日里都有下面村里的人来卖点东西,当初除了粮站外,整个乡里的铺子一双手就数的出来。

        老一辈的人还记得,粮站的东边是车站,说是车站,连车轮子都看不到,西面是一家铁匠铺,一间棺材铺,过去就是供电所,在车站前面继续走不到百多米就是乡镇府,乡政府附近只有一间早年国营的批发部,后来改成了一间理发店,一间猪肉铺,一个租书的老书店。

        在批发部的对面,就是原来的旧信用社和油厂,一个药店还只有一个老医生在里面卖药,密密麻麻的抽屉里装的都是中药材,张晨进去过一次,密集得令人恐怖,密集恐惧症的患者铁定是不能进去的。

        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慢慢吹到了坝头乡,国字头的店都关的差不多了,慢慢地开始有先知先觉的人开门做生意,从老粮站到乡政府之间的这一段土路也修成了柏油路直通县里。

        路边的两排店面一下子就变得金贵起来,就连那间棺材铺都火的不得了,就更不用说那间占了好几个棺材铺面积的那家铁匠铺了,最好的路段被这些个上不得台面的铺面占了也是让坝头乡政府彻底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