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老张家名声也有了,这条路一修,不要说在坝头乡,就是在百崇县,独自出资修一条通村的水泥路,老张家也恐怕是独此一处别无分号。
“乡长都来说话了,这鱼塘不卖也留不了,放在手里迟早要惹事,不如早卖掉好,只是可惜了我放的鱼苗,长了小半年了,恐怕分量重了不少。”
要说张文林没有一点舍不得那绝对是假的,这鱼塘花费了多少力气才从乡里承包下来,不说别的,那二十多万的鱼苗放下去,养个三年,来年起网打鱼的时候,那又是一个百万。
不过儿子说得对,枪打出头鸟,老张家虽说挣了点钱,但是在乡里也不是什么名人,别说名人,就是在张湾那也是数得着的破落户,不是他张文林这几年在外面挣了几万块钱回来,恐怕村里都没几个人把他当回事,这个节骨眼上不让步给乡里送个台阶下,恐怕以后就没好果子吃了。
不过,这台阶送那也得送得好,老张家不能平白给他人做了嫁衣,这路,一定要修起来,哪怕是卖塘子的钱一分钱不要也得修好。
“那我们能不能也从你手里承包一口?”
张文林一听这话就知道队上的人果然也动了心思,他叫的这几个人还是本家处的好的几个,既然他们都有这心思,村里其他人定然也是有的,鱼塘一共就二十几口,乡里乡外的想要的人已经不止五十个了。
“这样吧,乡里的意思是要把路修好,所以二十几口鱼塘三年的承包费一口下来恐怕也不低于万把块钱,再加上我当初放的鱼苗,现在算起来就是不多那也得有两万块了,一口塘往少里说要两万块钱,一分都少不了,有些位置比较好的,鱼种好的,恐怕三万往上。
这样,你们如果去拍卖的话肯定买不到,即使买到了花的钱也多,多了没有,但是我们张湾队上我留两口塘,你们一个人不行,多几个人合伙承包下来,别的我不敢多说,养一茬鱼,到97年底往少里说,一口塘也能挣个三五万,就是三个人合伙一人也能分一万往上,这活也花不了时间,就是你媳妇在家光看kan口塘都成。”
几人闻言对视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火热,这事委实做得。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三月初也差不多立春,不过今年春来得晚,天还没亮堂的时候照样冷的哆嗦。
不过最近天气似乎有转暖的趋势,张文林披着那件破大衣,一大清早就提着水桶往塘边上走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