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很有礼貌,”周赫煊笑道,“这些天都学了什么啊?”

        张小五道:“我学了很多字,有中、人、土、山、川、火、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厉害啊,半个多月就已经学这么多了。”周赫煊夸奖道。

        张小五高兴地说:“都是文老师教得好。”

        “去玩吧。”周赫煊拍拍他的脑袋说。

        等张小五跑开,冯庸才笑道:“这小子挺机灵,说不定以后能有大出息。”

        “所以才要办学搞教育啊。”周赫煊也笑道。

        民国初期的教育,分为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民众教育三种。

        通俗教育说白了就是开启民智,包括演说、办报、宣讲所、图书馆等等,都属于通俗教育范畴。力争让民众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接受新事物等等。

        平民教育即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争取让更多的学龄儿童和低文化人群获得知识。

        民众教育产生于北伐时期,学者认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它是失学儿童、青年、成人的基础教育,也是已有文化基础人群的继续教育和进修——相当于扫盲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