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霈喜道:“好嘞,包在我身上。好像写文章都要笔名,周先生你学问好,帮我想个笔名呗。”
“你随便取一个就是。”周赫煊狂汗,眼前这位太自来熟了,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郑汝霈冥思苦想道:“以前西沽破庙里那个瞎和尚,老说要证得因果,他待我不错,干脆我就叫‘证因’吧。”
证因?
郑证因!
周赫煊诧异地看着郑汝霈,心想不会就是写武侠的郑证因吧?
这位老兄在武侠史上影响力太深远了,草上飞、八步赶蝉、追云赶月等轻功,日月双轮、九连刚环、离魂子母圈等兵器,七星透骨针、金刚燕尾镖、梅花夺命针等暗器,都是郑证因写时创造的。还有并肩子、暗青子、架梁子、风紧扯活、点子扎手等江湖暗语,也是从郑证因开始才广泛运用于武侠,被后来的作家们继承借鉴。
古龙曾说,他最佩服的武侠家,就是郑证因。看古龙的《大旗英雄传》等作品,就能察觉到郑证因的影子。
说穿了,是郑证因让武侠更具专业性。因为他自己就从小习武,常年跟帮派打交道,对江湖事门儿清,不像其他作家完全靠想象。
此人就像个江湖隐侠,建国后也未离开天津,且不再动笔创作,安安稳稳做平头老百姓。甚至连郑证因的邻居,都不知道他是个家,只把他视为性情古怪的老光棍一生未娶,只与刀枪棍棒作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