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多远,大街上突然出现个报童。他光着赤脚,身上穿着破旧的单衣,手里拿着一本册子大喊:“《射雕英雄传》单行本印发咯,一套四册,印数有限,先买先得,后买可就没有啦!”

        李寿民哈哈大笑:“赫煊兄,你的大作居然都出书了。”

        “还要多亏了祥基牵线,”周赫煊让车夫停下来,冲报童招手道,“《射雕英雄传》怎么卖的啊?”

        报童立即跑过来:“一套四册,每册一元,可以分开单买,整套全买只要三块半。”

        “给我一套,剩下五角是给你的小费。”周赫煊掏出4块银元说。

        “好嘞,谢谢先生!”报童大喜。

        周赫煊拿过书来一看,发现每本只有六个章节,大概16万字的内容。联系到现在的物价来算,这书卖得可够贵,跟抢人没什么区别。

        民国知识分子少,能写书出版的就更少,因此不但文人的稿费高,书价也贵得离谱。

        老舍的长篇《离婚》当中,就有这么个情节:同事劝老李别买书了,把每个月的买书钱省下来,几年功夫就能在北平买一处小房子。

        几年的买书钱可以在京城买房,这放在后世简直属于天方夜谭,但搁民国时候却是事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