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如此建议郭鹏。
郭鹏思考了一番,觉得卢植说的有道理。
汉代士人以孝廉为做官的正途,其他的道路都是不正的路途。
曹操本来完全可以走太学之路做官,但是为了走正途,不得不厚着脸皮找许邵,然后被举为了孝廉。
这条路途对于郭鹏而言意义重大,郭鹏的名望已经很大,想要求举孝廉的话,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郭鹏已经不是六年前的郭鹏了,现在他所拥有的名望和资本已经不逊色于任何可以求举孝廉的士人了。
于是郭鹏答应了卢植的建议,拜托卢植为郭鹏举孝廉。
时间到了光和五年的冬十月,时年虚岁十九的郭鹏被卢植请自己的好友杨彪代为举孝廉,被选拔为尚书郎,入尚书台做郎官,成为了一名标准的士人。
一般而言举孝廉之后,士人都会进入各郎署做郎官,学习礼仪,观察大臣是如何做事情的,类似于试用期.
结束之后,经过考核,外放到地方做县令或者就在中央做官。
郭鹏成为了尚书郎,在尚书台追随卢植一起工作,卢植很高兴,去什么地方都把郭鹏带着,这下子可以光明正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