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士族子弟以外,也有其他人加入其中作为办事人员,抄抄写写跑跑腿,比如郭氏子弟数人,以及郑玄推荐来的国渊和郗虑等人。

        这一群人组成的决策机构是郭鹏离开之后主持日常工作的机构,平时作为郭鹏的秘书,郭鹏离开之后,就是秘书长程昱全权负责管理政务。

        程昱是最早跟随郭鹏的元老,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作为郭鹏最早的故吏,很受郭鹏信任,本身也有很强的理政能力和一定的治军能力,遂被郭鹏委以重任,连荀彧都要给他打下手。

        虽然也有争论,说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正是最好的人选,但是郭鹏信任程昱,让程昱做这样的事情,便没有人可以动摇程昱的地位。

        荀彧的确是个君子,说自己经验不足,投入郭鹏麾下办事不过五年,不比程昱跟随郭鹏十年,军务政务都处理过,是最早的元老,而且程昱大他二十二岁,他又如何能处于程昱之上呢?

        话虽如此,荀彧没有意见,有意见的人也不能说少。

        程昱到底是出身寒门,没有靠谱的文凭,很难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同,程昱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在郭鹏的授意下,从来不对此发表公开评论,只是老实做事。

        反正他知道郭鹏的真正野心,他不在意这些,他看得更加长远。

        所以得到正式命令之前,程昱已经在私下里得知了郭鹏的真正命令。

        迁都邺城,为魏公国的建立做先期准备。

        郭鹏要在邺城为自己未来登基称帝打下基础,先搞定未来的行政架构,试运行一阵子,把冀州治理好,将来也好方便治理全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