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占了关口那么久,商队不能出关,关外的牧民想换货也没路子,马上就要入冬了,正是什么都缺的时候,牛羊也要尽快卖掉,否则入了冬没有草料喂养,牛羊会饿死冻死,损失很大,所以牧民都会在冬季来临前卖掉家里的牛羊,换成盐、茶叶和糖,或者其他能囤起来过冬的货物。
这对关内的商旅来说绝对是挣钱的好时机,不抓住就是傻子。
当然也有惜命的不敢去。
这时就会有人说:“怕什么,没听说东辽人都被咱们自己人给打得屁滚尿流,再不是以前跪着挨打的时候了,我可见南柏舍的商队出去了两三批,咱们跟着他们肯定没事,别墨迹了,再拖下去好处都让别人捞了去,咱们就得喝西北风。”
第127章
秋去冬来,寒风扑面。
天还未亮,镇上的集市就已有炊烟飘出。
早起摆摊的边民裹着粗陋的皮毛袄子,头戴护耳皮帽,脚踩破棉靴,口鼻哈出团团白气,手揣在袖子里冷得直跺脚,饶是如此,也还是将摊子支起来,等待过往的商客来照顾生意。
驼铃一响,没等来商客,倒是从关口挤进来许多部族牧民。
他们或赶牛羊,或背成捆的毛毡,顶着张被寒风吹得干裂通红的脸左顾右盼,找寻能买自己货物的商人。
闻着街边食摊上飘出的香气,他们也饿得肚子咕咕叫,脸上出现犹豫,最终还是抵不住美食的诱惑,走向正在吆喝招揽食客的小摊子。
边民顾不得寒冷,堆起诚恳和气的笑容招呼道:“客人要吃点什么?小摊有蒸麦饼、烤包子、馒头和窝窝头,还有早起刚炖出来的羊汤,价钱实惠,分量足够,客人可要来些?天寒地冻的,昨日远道的商客们还在客栈熟睡,怕是早来不了,客人与其站在寒风中苦等,不如先来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汤,小摊有位子可坐,客人可边吃边等,两不耽误,岂不好?”
镇上的边民做起生意来体贴周到,并不因对方是关外牧民就区别对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