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好多天没吃东西了,只能抓地上的雪充饥。
骑马到此经过的廖姑看着这些乞丐,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去岁这个时候她也在忍饥挨饿,如果没有师傅,她也会跟这些乞丐一样被饿死或冻死。
今岁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囤粮,足够一家人吃好几年的,这都是师傅的功劳,是师傅让人开凿盐井,大家才有钱买粮。
“师傅,我想给他们买一碗热汤面。”
师傅经常告诫她任何时候都要先保全自己,再考虑别人,可她的心肠到底没有冷硬到对此视而不见,别的做不了,给这些人买点吃的总能行。但她又怕师傅会说惹麻烦,所以不敢擅作主张,总要师傅点头了她才敢去做。今时不同往日,若因为一时的善心给师傅或村子惹来麻烦,可就不好了。
虞归晚扫两眼墙根下的乞丐,发现他们只是缩在那,并没有其他举动,更没胆子冲上来抢行人的东西,才点头同意。
离城门不远的街坊就有一家卖吃食的摊子,来这吃饭的都是附近搬货做苦工的,几文钱就能买两个馒头,当然不是白面,是掺了杂粮面和野菜做的,拳头大小。腌菜和热水要另添一文钱,可别小瞧这一文钱,很多人都舍不得,宁可自己从家里带热水和腌菜,也不花钱在外买。
廖姑掏钱让摊主给城门口的乞丐送些馒头和热水,她没有过去露面。
这次来县城主要就是为了买高粱酒,凑巧在街上碰见带人巡逻的高脚和柳东,他们邀虞归晚上家里坐坐,说正好有事求她帮忙。
高脚家就在坊市的后面,独门独院,虞归晚来过几次。
原来的院墙是泥砖,半人高,轻易就能翻过去,现在砌了砖墙,还是托赖虞归晚给的分红。高脚如今不差钱,就算没有衙门这差事,一家老小也衣食无忧,他对虞归晚自有一份感激和钦佩。
“我原想着去南柏舍找你,既遇到了,便直说了吧。”高脚进门就喊媳妇去厨房炒几个好菜,才坐下说,“入了冬,镖局的生意你也不做了,他们找不到你人,就托我帮忙问,看你能不能腾出些人手送他们的家眷去南边走亲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