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唐青山失魂落魄,几次搞砸了手里的事情,小汾见亲爹如此,终于还是忍不住找了个父子单独在的场合,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唐青山苦笑一阵,“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对你更好,糊涂也是福。”

        “可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就是个糊涂虫吗?我才不要当糊涂虫!”小汾执意,“爹的烦恼,我就算解决不了,至少能安慰几分,省的爹憋在心里。”

        见到儿子这么懂事,唐青山不禁流下欣慰的热泪。

        他站起来检查门窗,确定周围没有任何外人之后才说道,“我给文儿讲一个故事,出自我口,入得你耳,听过就忘了,如果日后你再问起,便是从来没有这桩事,懂吗?”

        这么慎重的气氛,让小汾也紧张起来,连忙点头后又赌咒发誓,说自己一定会保守秘密。

        唐青山这才缓缓开口,“从前某个乡的某个村里,有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少年人,他们一起在私塾读书,一起考试,曾经发誓要读的一身锦绣,荣耀乡里。那一年马上就要考县试,甲写出了一篇锦绣文章,兴冲冲的拿给乙看,乙反复拜读,只说这次的案首非甲莫属。甲也觉得这次县试十拿九稳。”

        唐青山刚说到一半,见小汾懵懵懂懂,又依次解释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含义。

        “可是县试在即,甲自幼身子骨就不好,由此病倒,没能参加考试,乙却夺了考试中的头名。甲等身子稍稍养好后去看布告,竟然发现乙抄了他的文章,原封不动的照搬,一字不差。”

        小汾听懂了,握住拳头说:“这个乙也太坏了!怎么能抄人家的文章呢!如果是我,肯定跟他绝交!”

        “对啊,甲也是这么想,但乙对着他痛哭流涕,再三恳求他的原谅,又说甲无缘参加考试,自己的文章却能参加,同样是对他的肯定证明他的实力。乙又是赌咒又是发誓,加上从小的交情,甲也就原谅了他,只是对他淡淡的,不复往常。”

        “第二年又到了考试,乙往上更升一步,又一次通过考试,而甲在临考试前再次病倒,遗憾错过。等病好后,甲去观榜,发现自己的文章再次被抄,这次抄的高明,寻常人看不出来,但甲是写文章的人,自己孩子怎么能认不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