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之后下令统一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看到的古篆体字,但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他独特的文字.
就好比燕国,同样有着独特文化的文字基础,这“天地”二字我根本不认识,要不是爷爷告诉我,我还以为在墙壁上只是画了两个特定的符号。
看着一同进来的几个人如痴如醉的样子,我真的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爷爷和李老爷子此时最靠前,看着两个白发苍苍,却又精神抖擞的人一边走一边欣赏,感觉这一次还是挺有收获的,虽然已经死了一个人。
这个大殿的摆设其实很简单,两旁都是并不算高的案几,案几后还放着一些蒲团,应该是供人们坐着的,只不过这些草编的蒲团早已经朽化,只要用手轻轻一碰就会化为齑粉。
而案几上面放着一些金属托盘,只不过这些托盘早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一个个看上去就好像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那是青铜器经过岁月的侵蚀所特有的锈迹。
大殿的周围伫立着八根巨大的柱子,都是那种两个人合抱粗的木柱,柱子上没有任何雕刻,只是用红色的油漆刷了很多次,有的地方还有剥落,这是过于干燥引起的自然现象,不足为奇。
就在天地二字下方摆放着一个更大的案几,这个案几长足有五米。看样子应该是用一整块儿木材剖开雕琢的,上面雕刻着一些花卉和简单的谷粒纹,案几的两侧还雕刻着螭龙纹。看上去古朴厚重。案几上同样摆放着一些用来祭祀的青铜器,明显比旁边那些较矮的案几上多很多。
就在案几前面,放着一个比较大的青铜鼎,这口鼎上铸造着螭龙纹,繁复的花纹非常漂亮,同样有着厚重的绿锈,但却显得厚重异常。那是千年时间所留下的厚重的沉淀。
虽说这个鼎没有司母戊铜鼎那么大,但相差无几。但与司母戊铜鼎所不同的是,这个鼎是圆型的,并不是方形铜鼎,虽说在工艺上与司母戊鼎相差甚大。但这种鼎在古代那也是少有的重器,这个大鼎足可以被列为国家特级文物了。
由此看来这个大殿里应该是古代燕国为了祭祀天地所建造的。
但很多疑问也随之而来,一般古代君王祭祀天地都是在开阔地建立高台,就好像北京的天坛一般,君王率领着文武大臣浩浩荡荡的去对天地祷告,君王站在高台上念祭文,然后焚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