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称“巴蜀”,境内江河密布、沃野千里,因而又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巴蜀四周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秦岭为凭,相较于战乱频繁的中原地区,颇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闲适,从太白那句“尔来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塞通人烟”中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但是,随着水路交通的发展,昔日的“天府之国”渐渐也被卷入了中原朝代的更迭之战中。

        蜀人安于闲适,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所以,纵观历史,没有一个统一的王朝是蜀人建立起来的。

        蜀人敢于斗争,敢于和任何想毁掉他们闲适生活的入侵者战斗到底,所以,即便强横如蒙古铁骑也曾折戟钓鱼城下。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是治蜀警言,更是蜀人敢于斗争的真实写照。

        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

        七月十日,四川省刘主席通电请缨。

        七月十三日再次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寇拼死一决。

        八月七日,刘主席在南京出席国防会议,慷慨陈词近两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八月二十六日,刘主席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