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一曲《抗敌歌》结束,众将士纷纷起身,掌声如雷,叫好声此起彼伏,“唱得又劲,听着也有劲……”
高台之上,战地工作团的两个表演者“啪”地一个敬礼,转身便下了高台,紧接着,又一队表演者陆续走上台来,分前后两排站定,二十多人都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周围的火光能映照出那一条条站得笔直的挺拔身姿和那一张张稚嫩却坚毅的脸庞。
“叮……”
待表演者站定,一声轻响,伴奏声响了起来,低沉而缓慢,缠缠绵绵,慢慢地酝酿出一丝丝悲壮的情绪,开始汇聚、堆积。
舞台上闪烁的霓虹灯光,只有那两排站得整整齐齐的表演者――很年轻的男女,有些人那瘦小的身躯甚至撑不满那并不宽大的军装,但笔直的身姿、坚毅的脸庞依旧能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
“嗒……嗒……”
队列中缓缓走出一个年纪稍大的青年来,步伐铿锵,节奏与那伴奏的乐声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啊!朋友!”
那青年走到台前站定,炯炯有神的目光望着台下的将士们,缓缓地开了口,声音浑厚,饱含深情,“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象征着我们名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着我们的赞歌。”
青年说罢,伴奏的乐声陡然变得高亢起来,那堆积起来的悲壮缠绵的情绪在这一刻喷薄而出,正如那黄河之水一泻万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