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犬便被用于军事作战,主要担任巡逻、警戒任务。
《墨子》一书中有明确记载:“……独顺,得来往其中……穴垒之中各一狗,狗吠即有人来也!”
军犬因为具有远超人类的听觉、嗅觉和也是能力,逐渐成为军人最有力的助手。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英等国用于战争的军犬达数万条以上。
一九一四年,日寇开始饲养军犬,并从欧洲引进牧羊犬改良了军犬品种,称为“青狼”。
至一九三二年,进入实战水准,并在“九一八”事变中投入了三头军犬“那智”、“金刚”和“玛丽”进行了测试。
军犬在战争中的用途十分广泛,警戒、巡逻、搜索、追踪、通讯,甚至被运用于排雷和炸坦克。
但是,在中国战场上,日寇军犬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搜索和追踪,被大量部署在驻军部队。
田村少佐得了秋山少尉的汇报,怒火中烧。
小智大尉却是眉头一皱,神色凝重,“少佐,支那人会不会已经上岸了?”
田村少佐一怔,冷静下来,望向了侍从官,“命令板仓君即刻出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