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放暗道,好好好,不愧是他的女儿。
方才那尖刺的王匏也不敢多言了,毕竟再说那就是让皇后记住犯上,即便天子不听枕畔风,太子还在这里呢。
有这样的刺头,就有特别会做人的,且看一年轻的官员出列:“臣礼部主客司郎中董汾有本,高丽、南番、大理等国的学子已经入国子监,其使者也已经安排妥当,请天后阅览。”
内侍赶紧把奏本拿来,徽音其实早就见了这奏折,只道:“他们皆入□□,其风俗人情不同,主客司要好生接待。”
反正打太极的话不说错就行了,到了这个时候,徽音也松了一口气。
又见户部奏对,果然这次说田亩的事情,璟儿看了徽音一眼,郑放也有些着急,毕竟这事儿他也不是很清楚,裴朔虽然常看邸报,但他不是内阁成员,只是武官,在无关的事情上不好发言。
徽音道:“青、徐之地之前已经是丈量了,原本丈量的亩数怎么与如今呈报的不同?还请你们详细拟了来。”
说完,她还看了璟儿一眼,璟儿心道母后真是机智,不懂的,且让他们详细写了来,只说大概。
工部又奏水利之事,徽音暗道这个奏章批复的她看过,上回李澄也和她说过的,这是正好对题了,因此徽音长篇大论,让工部尚书都吃惊。
璟儿则在底下道母后的记性未免太好了,昨日那折子上回复的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