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在走街串巷的替人拉红线的同时,还不忘记时不时的在各位主家的面前,将她那把汉代第一把的改良剪子给拿出来宣传一番。

        这些需要给儿子女儿制办嫁妆彩礼的人家,朝着刘媒婆的手里这么一瞅,嘿,就瞧出几分的好来了。

        待到他们询问出了这种剪子的出处了之后,就纷纷派人循着路的就上了陈记的铁匠铺。

        因为这把剪子是顾峥率先制作出来,又在平县一代被传播发扬。

        故而这些再来购买剪子的客商们,就给这种剪子起了一个十分好记的名字。

        就叫‘平县顾娃子剪刀’

        就算是这种剪子随着游商的脚步进入了长安,被大城镇中的匠人们给完美的仿制出来了之后,那顾娃子的名声也丝毫没有减弱几分。

        大家仿佛就用这个好记的名字,为这种新剪子命了名。

        顾峥也算是歪打正着的用另外一种方式,在这个朝代中露了一把脸。

        但是这种名声还不够,除了替他在民间赚取几分名声之外,压根就引不起朝廷的重视。

        所以,自己的目光还是需要放在那炒钢法上边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