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朗说:“现在问题的重点,也是当年办案的瓶颈,是所有人都不认为,一名六岁的小男孩,他能制造出如此凶残的案发现场。”

        哪怕是现在,脑海里但凡出现这样的念头,都会立即摇头否认。

        所以在这几种猜测之中,极大可能是同谋犯案,只不过作案者另有其人。

        “如果是凶手能和被害者家属达成一致,那么我个人推断,大概率是志同道合,双方出于仇杀,才会制造出如此血腥残忍的案发现场。”

        “其中包括凶手为了误导警方,刻意使用利刃剪断防护栏,作出自己翻窗进屋的假象。”

        “但实际这段防护栏区域,就在主卧外。”

        “如果凶手是趁被害人入睡后,进屋作案,那么难以避免的响动,很有可能将被害人一家惊醒。”

        “实现度不高。”

        “而马之孝的被害继母,没有正经工作,平常在家做农活,带孩子。”

        “凶手想要避开她,提前做好这条进入通道,可能性很低,且随时容易被人发现。”

        “且要拥有这样,能剪断铁栏杆利器的工具,也并非人人都有。”

        “根据案件早期的调查资料,在这部分被剪开的空隙里,也没有发现任何破坏、攀爬的指纹和脚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