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夜中行走。行走在那一个寂静的城市,街道上泛着点点灯火。行路匆匆,人影晃动。我穿过人流,继续跋涉在城市的霓虹中,忽然进入一个漆黑的小巷,两旁好似耸立着高山。高山隐隐,看不清轮廓。我走啊,走啊,两旁的路人,面无表情,眼神空洞,有如鬼魅。这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黑色的帷幕中,只有天空中还微微透着一丝落日的余晖。我转过一个街口,发现前面出现一个教堂。教堂是红白相间的颜色,穹顶上高高竖着一个十字架。我划了一个十字,祈祷上帝的护佑,如果上帝还在的话。夜愈加黑了,看不清人的脸,只看见许多黑色的精灵从我身旁掠过,他们没有理睬我,但我有点惶恐,惶恐的是惊扰了众生的宁静。

        我推着一个大大的行李,里面装着我的家当,吃力的迈着沉重的步伐,向黑夜的更深处走去。我猛的一回头,发现后面跟着一个老妇人。她尾随着我,不疾不徐,似乎想告诉我什么。我停下脚步,但她并没有靠近我。于是,我继续穿行在黑暗的丛林。我走走停停,不歇的移动前进。我发现我走进城市的更深处,而这里是那么的陌生,仿佛我从未来过。老妇人坚定而执拗的跟在我身后,她是想暗示我什么吗?抑或只是想保护我?我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总是走不过一个老人。我有点生气,生气的是无人搭理,而又看不清道路。但这时,我恍然明白了点什么,老妇人肯定是看出我的愤怒,她要我明白,我并非踽踽独行,我是有伴的,哪怕是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我有点泄气,回转身一看,老妇人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茫茫夜色。灯光在哪里?哪里才是我歇脚的停泊?为什么这个城市如此宽阔,仿佛永远走不出她的怀抱。我的脚步没有变得缓慢,而是加快步伐。我要趁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找到一处落脚的地方。一个点着一盏马灯的小旅店?一个人声嘈杂的网吧?抑或是街角一个种着鸢尾的花园?我找啊,找啊,流浪在这暗夜的港口。我忽然感觉风从我的脸上刮过,带来一丝雨的信号。我害怕雨会淋湿我的行李,它们是我全部的财产。于是,我扭着头,在这个陌生而充满潮汐的城市,找一处可以暂避的桃源。在依稀的光亮中,我投奔一家仍在营业的旅社,那里是温暖而有光亮的,像一个久违的老友。

        行走,行走在暗夜里的喧嚣。这种记忆时时挥之不去,它督促着我,行者的路永远朝向广阔的平原。

        2022年10月20日

        创建时间:2022/10/206:11

        标签:成都的公园

        成都的公园我是常逛的。从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浣花溪公园到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都留下我许多足迹。

        小的时候,常去人民公园。那时那里新修一些娱乐设施,主要是滑梯,秋千,跷跷板等。虽然现在想起来比较简陋,但在幼时的我看来,已经很有吸引力。我会尝试着去征服每一项娱乐设施,那里是我记忆中的快乐乐园。我也会去爬山,所谓爬山,就是爬人民公园的假山。现在看来,那不过是一些人造的土坡,但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也是宏伟的山脉。我不会顺着山道往上走,而是要从假山的竖直处垂直往上爬,这能带给我自然的野趣。我也在人民公园划过船。飘荡在碧绿的湖水之上,看着岸上的路人,路人也看着我,一池碧波,两岸葱郁,有种人在画中游的意境。至于有名的鹤鸣茶社,我也是常去的。掏耳朵的,卖花生,瓜子的,穿梭在拥挤的茶客中,茶香飘散在嘈杂的世声里,充满市井的气息,有一种老成都特有的韵味。而我也在保路运动纪念碑前留过影。100年前的那一场影响中国的革命,竟然和小小的公园有某种关联,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历史总是在细微处彰显光芒。

        人民公园是成都公园的老大哥,而百花潭公园,浣花溪公园则是以自然风光见长。百花潭公园里有巴金的故居,称为慧园,前面竖有巴金的雕像,里面陈设有巴金纪念馆。想象一下,老成都《家春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么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里,让人感到多么的雅致和气韵流长。浣花溪公园的自然风光和绿化植被是最好的。古龙有一本叫《浣花洗剑录》,里面说的浣花溪就缓缓流经这里,所以叫浣花溪公园。这个公园的绿化特别好,流连其间,有一种回归山林的愉悦。当方宝玉,紫衣侯,小公主就若隐若现在竹林石溪中,是否有一种穿越到侠客时代的错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