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暗夜的叹息
窗外是暗夜的凄厉,像吞噬所有光线的一个黑洞;窗外是天使的眼泪,淹没这个城市仅存的舒适;窗外是起伏的尘世,又不知含着多少的悲欢离合;窗外是过客的驿站,你才扮墨我已开场;窗外是神的弃儿,饱经风霜,遗世而独立;窗外是你我的目光,彼此一交集就又马上避让,生怕泄露了人寰的秘密;窗外是大千世界,锦绣河山,千般磨,万重刃也挡不住痴迷的神往。
而这夜,黑得是那么的深邃,看不见人间的烟火,只听见山魈的悲鸣。多少人在暗夜里叹息,叹息的是谁也说不清的纠结;多少人在淌着眼泪,流下的是心底的惆怅。我们都在追寻,追寻着暗夜里那微弱的光芒。也许我们已失去方向,但微弱的光芒也能照亮归家的旅途;也许我们已被相互的倾轧,磨掉了最后的信任,但人与人的交集又岂是仇恨所能囊括。
而这夜,黑得又是那么深层。我们仿佛落入暗井,光滑的四壁,难以攀爬。我们相互哭诉,却又毫无办法。也许只有回归人之于人的意义,我们才能相互叠加,然后发现月华如水,你我安好。黑夜终将过去,没有永昼,也没有永夜,只有日月的交替,阴阳的共生。最后我们远离沼泽,踏上坚实的土地。相互道一声珍重,你我本是彼此的依靠。
而这夜,黑得依然是那么神秘。但我们早已洞悉深意,魔鬼再不能迷惑众人。我们向着光出发。没有光,我们就相互照亮。黑夜也在颤抖,因为没有人再背光而行。我们终将得到神的眷顾。
黑夜就要来了,你还害怕吗?
2022年10月15日
创建时间:2022/10/1520:42
标签:高尔基
我喜欢高尔基的作品,《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这自传体三部曲我都喜欢。我把中高尔基立志要读大学的章节工工整整的抄录在我的笔记本上。至今我还记得其中一句:我决定要去喀山读大学,不然我就完了。高尔基的童年是苦难的。他自幼跟随外公,外婆生活,而他的外公对他若即若离。只有虔诚信仰东正教的外婆给了他最无微不至的关怀。高尔基很早就进入社会,在社会底层的经历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看到太多旧俄罗斯的丑恶,也受够了不公正的待遇。高尔基生在一个非常庸俗的家庭中,除了他外婆,几乎没有人会教他向往爱和正义。但外婆是个例外,外婆是信神的。在外婆信仰的影响下,高尔基从小就有冲破黑暗,迎向光明的强烈意愿。这也为他最终走进革命者的阵营做了最好的指引。
在旧俄罗斯社会中,充斥着腐烂,衰败,黑暗,人吃人的各种异象。身处底层社会的高尔基,对这些丑恶不是逆来顺受,你来我往,而是要打碎这种不公平,不正义,不光明的黑暗牢笼。他像暗夜中的一颗红星,虽然四周全是枯枝败革,他却要燃烧自我,照亮大众;他像浊泥中的一叶绿草,亭亭然,孤独伫立;他像寒冬中的梅花,虽然清冷,但芬芳傲耸。旧俄罗斯终将被爱和光明打败,高尔基和他的外婆,内心同样高洁,他们都是神的选民,他们理应受到尊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