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吃了饭,果然不出所料,外面传来脚步声,还不是一个人。这是消息灵通的学生找来了。门一响,林雨桐就去看门。
“林先生好。”打头的是个一米八的大个子,看年纪也不比四爷和林雨桐小,但却认真的执弟子礼,“我是金先生的学生丁福保,来求见先生请教问题,请问先生在家吗?”
“在的,进来吧。”林雨桐将门打开,这个学生鱼贯而入,十好几个。
林雨桐指了指书房,“进去吧。”
这几个一进去,顿时有点懵。看来先生早有准备。一边靠墙的地方放着书架,书架上的书没有多少,但是却放满了成捆的纸。这么大的空间,放了八张课桌,除了挨着墙的一面过道,挤得实实在在。显然,这是早就预备着有学生来的时候给开小灶了。
“先生。”丁福保对着四爷鞠躬。
四爷指了指下面,“坐吧。”等人都坐下了,他才指了指书架上的纸还有铅笔等物,“以后有用的到的,就自行取用,不用客气。”
这个孩子出来求学,其实很多都是半工半读的。尽管学校不要学费,但是生活费笔墨纸砚费用都得自己想办法赚来。清苦的很。有好些人写字,将字写的特别小,为的不就是剩下这点钱吗?
扶持肯用心学的弟子,本就是老师的本分。这学校好些老师都有自己的得意门生。学生跟老师的关系非常亲密,真是如家里的子侄一样。有些都是住在老师的家里的。作为助手也好,闲暇时帮助老师处理杂事也好,这种关系相当的牢靠。有时候一个老师为学生费的心思,一点都不比对儿子的少。
林雨桐听着里面的讨论声,就悄悄的去了厨房。煤油炉子上熬着驱寒的姜汤,另外又端出几十个馒头来,一大盘子酱菜,一盘子辣酱。一过九点,她就将这些一股脑的端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