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人感应的说法。从前朝起,这天人感应一说,就大肆盛行。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这叫天意与人事的交感。所以,这天下要是经常出现大旱饥荒等天灾,皇帝要写罪己诏诏告天下,向臣民,上天自省和检讨自己过失。而眼下这阵大风,早不吹晚不吹,偏偏这时吹来,甘氏心里怎么会不反思。毕竟她确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可这如今,只能进不能退!退了,可就真是死路一条了。

        林雨桐一把抓住甘氏的手,扬声问道:“陛下可知武王伐纣,渡孟津之事?”

        武王伐纣,渡孟津之事?

        这个典故大家耳熟能详。

        林雨桐的声音更加的清越:“武王伐纣,渡于孟津,其时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大浪晦冥,人马不相见。时武王左操黄钺,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道。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

        甘氏眼里的亮光一闪而过:“是啊!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说完,一把推开林雨桐的搀扶,迎风而立,随即扭头看向下面跪着的以袖遮面朗声大臣,朗声道:“朕谨于事天,雍容成礼,无愧于苍天!即便遇到些许风霾,但那又如何?疾风骤烈,可遇风而折,亦可乘风而起!朕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乃是古来第一人。上天既然要考验,那便考验便是!区区风霾怎能阻挡朕的脚步。让风吹的更猛烈些!朕证明给上天看!证明给天下人看!朕当的起一国之君。”

        说着,扭过头,顺着台阶,在狂风中一步一步艰难的朝上而行。九九八十一步,走的何其艰难。

        等终于走到了顶端,稳稳的坐在龙椅上。说来也怪,风真的止住了。来的快,走的也快。林雨桐这会子是真不知道,这是天意呢,还是巧合。

        但此时,风住了,烟也散了。那青烟直直的直冲云霄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