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赵寻脸上的神色奇怪了起来,“他没有考中,却也一直滞留京城没有回乡。”别人没有回乡,是因为想要参加明年的恩科,他却是因为在云隐公主这里排了号了,只要云隐公主在一天,他即便是侥幸考中了,这辈子也就那样了,仕途就更别想了。要是按照一般的逻辑,他尽快的从京城消失,期望这位公主早点忘了这个小人物才对。不要因为他而影响整个家族才是聪明的做法。所以,他滞留京城,本就叫人十分不解。

        林雨桐听出几分意思来了。因李石柱的反常,才叫他注意了此人。

        赵寻见林雨桐和四爷脸上的神色,就知道他们没将自己当做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自己还真是没费心思盯着李石柱,可这世上从来就不缺乏落井下石,踩着人往上爬的人。自己能得到消息,完全是跟李石柱关系较好的一个落榜的举子前来告密的,“……据说李石柱正在联滞留京城的举子,准备撞宫门。这事臣没有能力查证,但不管这消息真不真,臣都得先告诉殿下一声。”

        书生撞宫门,这可不是小事。因为朝廷向来都有‘布衣不言政’的规矩,所以,书生们想要谏言朝廷,唯有以死撞宫门。这种惨烈的方式,一般都只会出现在国有昏君奸臣的时候,读书人用这样的方式,舍生取义,给朝廷敲响警钟。

        可如今呢?朝廷是有昏君呢?还是有奸臣?

        都没有!只有一个不被接受的女帝。

        李石柱肯定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唯一的目的就是只要拉下皇帝,那么自己这个公主就什么也不是了。自己倒了,他这个因为自己而斩断仕途的人,就能重新起来了。

        道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赵寻的脸上带着歉意:“若不是因为微臣,殿下也不会被一个小人惦记。此次的事端,全由臣而起,但凡有用的上臣的地方,万死不辞。”

        四爷这才接话:“你能得到消息,就证明他联络的人只怕已经不少了。这样……你拜访几个在举子中有威望的,叫他们控制好大家的情绪。尽量避免流血冲突……”

        这边话还没说完,外面就响起脚步声,贵武急冲冲的跑了进来,“主子,殿下,不好了!好几百书生陆陆续续的聚集到宫门口,眼看要出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