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人才的重要性,林雨桐当然清楚,但是如今自己在这里祈福,反倒是不好见这些读书人了。
事实上,自己这个公主在这里露面的坏处马上就显现了出来。
两人在寺里走动,都不方便起来。每天送来的帖子,堆积如山。这还罢了,就怕的就是那些投递文章的。
这读书人,不是每个人都跟赵寻一样。也有那善于钻营的。更有那些对春闱其实不报多少信心的,想通过这样的途径,得到贵人的青眼。
当然了,这种毛遂自荐的人,也不能就是不好。但到底是良莠不齐,看了两篇满是马屁的文章,恶心的差点把隔夜饭给吐出来。今儿好容易见四爷看的有趣,也耐着性子凑过去,这一瞧,可不得了了,这是夸赞自己容貌的。还有那直接将画作递进来,将林雨桐画成了菩萨模样。
在上要是看到这样的情节,往往拍马匹的都带着主角的光环,一定会得到青睐的。可林雨桐只觉得浑身冒鸡皮疙瘩。
四爷看林雨桐的样子就笑:“你啊!这耿直的要用,奸猾的也要用。有时候,这奸猾些的用起来,比耿直的更顺手。老是以自己的好恶去看人,这点尤其不好。上位者要是连下面人的恭维都不能坦然受之,这会叫下面的人无所适从。也会叫人觉得你特别不好相处。”他拉着林雨桐看画,“抛开叫你觉得不舒服的那些因素,你再看看,这不管是工笔,还是□□都是有可取之处的。”
林雨桐呵呵两声,她一直就觉得,不管跟什么样的人都能说得上话,这是一种了不得的本事和技能。只是,她大概再活十辈子,也学不来。这是天生的脾性。
四爷倒是挑了不少人,都一一的记录在一个册子上。而林雨桐也根据四爷的评价,赏下去不少东西。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有些尤其看中的人,会赠送一些提过字的四书五经送去。贫寒一些的,也会送上银封,都是二十两银子。对林雨桐来说,就是随手的打赏,对有些举子,就顶了大用了。
慢慢的,不光是大慈恩寺寄居的举人来投帖子,就是在京城已经安顿好的举子,也特意跑来大慈恩寺烧香拜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