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桐拿了两身小袄过去。还没说话呢,白晓梅就道:“这是你结婚的时候收到的贺礼布头做的吧。”

        得!连解释都省了。

        结婚的时候,确实有许多人送了布头过来,一两尺的都有。

        一尺两尺的,太少了,还不是一个颜色,新旧程度也不一样,能做什么?给两三岁的孩子做衣服都要想办法拼凑才行。但要是做鞋面,又有点太可惜。

        林雨桐全都收起来了。她没想好能做什么?

        如今白晓梅一看小衣服,还以为是林雨桐用那些小布头做的。她也不解释,就推给她:“叫孩子贴着身子穿。线头我都留在外面了。”

        “都给了我们了,你这将来要生的时候怎么办?”白晓梅推了推,“你还是收着吧,再想找这么软的布可不容易。”

        “没事。”林雨桐看了炕上一堆带着补丁的小衣服,心里难受了一下,才道,“我们这边,两边家里都帮衬的上,推让什么?”

        白晓梅就跟林雨桐诉苦,“我妈给我寄了一包红糖来,我弟媳妇也有意见。写信过来,说是家里揭不开锅饿,也艰难。公公婆婆,也是指望不上,那边他哥哥生了个儿子,如今顾着那头呢。程浩写信回去,说想办法弄两身孩子穿的衣服来……”她说着,就把身边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包大人的旧衣服,“叫我们拿这个给孩子改一改。你说这……我能说什么?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如今没有咱们这连里的人帮衬,真是活不下去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是都富裕,谁也不会真的就狠得下心肠来。

        这都是穷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