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有孩子抱怨家长来穿的是工服没回家换衣裳的,有的说妈,你怎么没把手洗干净。
屁大点的孩子,都好面子的很。
看得出来,一个班就这几十号学生,但只看穿着打扮,就能看的出来,贫富的差距已经显露出来了。
像是清宁,如今穿的一水都是运动服。粉红色的、鹅黄色的,淡绿色的、果绿色的、一季总有四五身衣裳替换。白色的运动鞋,洗完了用卫生纸裹着,再刷一层鞋粉,一准瞧着干净。袜子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
有的孩子穿的相对就‘脏’一些。这个脏不是指孩子脏,而是衣服因为下水洗的次数多,不管是样子还是颜色,瞧着都不好看了。说到底,就是没几件换洗的。一周这一身衣裳,周末洗了再穿。运动服里面冬天套棉袄,春秋套秋衣,再热单穿,更热把袖子码起来到胳膊肘子,还能当短袖穿两天。
林雨桐眼神大致上扫了一遍,带着大队长小队长袖章的,大半都是看着家境还不错的孩子。
清宁这属于半年一跳级的,班干部的事,没她的份。
老师一来,各种嘈杂的声音戛然而止。
开家长会嘛,大场合都是以表扬为主。夸这个夸那个,等到结束了,才单独跟每个家长告状的。
清宁这情况,林雨桐并不觉得有单独询问老师的必要。但要不搭理老师就这么走了,又显得不尊重。还得排队等着,等着轮到自己的时候。
果然,老师还是老生常谈,劝林雨桐:“……不要拔苗助长,孩子是聪明,但是还是得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大事情。孩子小,不要着急嘛。放缓步子,学扎实了,对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