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了卧室,林雨桐就说英子:“咋不去找学校去?哪有这么当老师的?”
“找啥?”英子苦笑,带着几分无奈,“你能把人家老师咋?一个村一个小学,除非不在这边上学了,否则给个啥老师,你得受个啥老师。农村小学的那些老师,有几个是真有文化的?当年初中毕业没毕业的,都回来当个民办的老师。民办老师倒是好说了,真这样早就被换了。可那张娜偏偏不是,人家是正儿八经有编制的老师。听说以前在别的地方也是把一个孩子打出毛病了,一根手指都打折了。调到咱们那边的小学,就是人家那边那学生的家长堵她,也要打折她的手,她这才怕了。可到底怎么样了?还不是一样,换个地方,人家一样教书,一样的拿工资。”
清平的话从里面传出来,“……你们学校好多了,咱们村的学校现在一点都不好,星期天要是没作业,就得帮老师家种地去。数学老师家那么多玉米,都是我们班同学帮着收的。在学校,作业先写完的还得帮老师看孩子……我每次数学早早写完,然后就叫我去她办公室,帮她抱孩子。放学还不许我走,得她把饭做好了,吃了,才把孩子接过去,然后叫我回家吃饭。时间不够了,我去学校就会迟到。第一节自习课是张娜张老师的,要是迟到了打的可厉害了。我不敢迟到,跑回家拿个馒头就走,都不敢好好坐下吃饭……”
听的林雨桐心酸的不行。
可事实是,这种状况,在农村的小学是非常常见的。
家长的认识都非常质朴,学生帮老师干活而已,尊师重道嘛,也是应该的。老师教你东西,你帮老师不应该吗?老师教你东西,你学不会,老师还不能打吗?
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师傅打徒弟非常常见。就是跟着师傅学个木匠,学个泥瓦匠,师傅说打还不就打了?
打了之后家长就算是心疼,回来还是会先说孩子:你要是好好的,老师会打你?打你是你该打!看以后还长不长记性。
孩子就是这样粗暴的被养大的。
也许是看了清平的惨样,清宁对学校和老师再没有抱怨了。她积极的调整她的时间,把中午的时间和课间的时间都利用上了,把作业尽量早点写完,然后回来加一部分功课。慢点就慢点,她还安慰林雨桐说:“没事,就半年。半年就过去了,下学期我去五年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