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含含糊糊的,这亲事就这么应下来的。
手里没钱,给出去的只能是承诺了。
除了这个,他们啥也拿不出来。
老三那边,更简单了。这何家本来就是附近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这姑娘她爸前两年也没了,留下三个孩子,大的这个才十八了,最小的是个儿子,才十岁了。这两年,老三跟着何家的姑娘谈着呢,不管是怎么弄来的钱,但都舍得拿出来供养着未来的小舅子念书。拿人的手短,再加上这孩子的妈是个厚道的人,送了二十块钱来,把难处说了。人家也是二话没说,这事就成了。
图的事啥,一是离的近,家里有重活能搭把手,二是肯照看这边的弟妹。虽然没有大钱一把的拿过来,但是今儿三毛明儿五毛的,这日子好歹在人家的帮衬下这么过下来了。
晚上得了信的金大婶做梦都笑醒了,将那七十二块又重新拿出来,给三个儿子一人再分了二十,“都给人家送去,婚宴的事我跟你爸再想想办法。”亲家人家讲理,那咱就得把人家的脸面给拾起来。
一家四十块钱的聘礼钱,在如今不算是高的,但也绝对不算是低的。就算是说出去,也不丢人。中规中矩,谁的面子都顾到了。
林雨桐拿着又一个二十块钱,塞给小老太,“……少置办点东西……”她真是这么觉得的。
小老太没要那钱,“有空你们去县城,看看有需要的就买点。”又跟林雨桐说未来婆婆,声音压的低低的,“……其实是个明白事的人……脾气是不好,但你对她好不好的,她心里有数,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
林雨桐跟着点头,她知道,这两天说什么闲话的都有。那柳家的女人更说小老太是看在人家愿意给她扯幡当孝子贤孙的份上把孙女给塞到火坑里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