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天开始,就真是四海为家了。一直在秦北这地界转悠。有时候修整三四天才会出发,有时候连着两三天的赶路,根本就没有准的时候。开始还有些不习惯,可是没半个月,就习惯了这种漂泊。不仅习惯了这种漂泊,甚至在半路上开始了路上行医。伤员运送过来,走在哪里就在哪里救治。等自己走了,有专人后续照料。伤员就留在了原地。而四爷也习惯了在骡子背上画图验算,常胜充当起了他爸的移动书桌,他坐在前面,将背提供了四爷。
天凉着的时候,不需要梳洗还罢了,等到了天慢慢的热了,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有时候林雨桐真是服气,前方的战事节节胜利,可是后方却又基本成了移动的了。
这一整年,两人带着孩子,跟着部队,就在这么不停的转战之中。报纸已经不能及时看到了。有时候拿到的报纸都是前一个月的,消息严重滞后。除了能知道前方打到哪里了,其他的消息基本是没有的。
药厂的选址最终是定在了子常县的山里,这是建好之后,林雨桐才得到的消息。而此时都已经是七月份了。她跟四爷商量,“咱们这么飘着也不是个事。要不然在药厂安顿下来吧。”
四爷笑笑,“你试着申请看看。”听语气不是很看好的样子。
还真叫他说着了,意见提上去,就被驳回了,依旧是叫她跟着总部走。
林雨桐后知后觉的才明白了,跟着总部就是跟着……有些人的健康是容不得出任何意外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啊!她自嘲的笑了笑,再也没有说过不合时宜的话。怎么命令就怎么做吧。
过年的时候,是在一个小村子过的。村头有个祠堂,里面有两间能遮风挡雨的屋子。倒是领了几斤白面,这是今年自从转移以来,第一次见到细粮。
这三五斤白面,包成饺子一人能吃几个?其实就是每人尝了尝味道,剩下的大半斤全被常胜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林雨桐心里的事,总觉得这半年常胜的个子没怎么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营养跟不上的缘故。
可即便只有这几斤白面,叫大家说起来也只有满足的。白元咂咂嘴,好似还在回味着刚才的美味,“听说了吗?如今国统区每担米的粮价是一百一十百万元。我记得年初的时候是六万。这是长了多少倍了?如今咱们好歹是能吃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