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太客气。”林雨桐说着就笑,也没有不好意思,“姥姥的日子如今还好,看着瓜菜,今年怕是丰收了。”

        刘姥姥一说起庄稼,就满口的庄稼经。林雨桐也没有不耐烦,听得津津有味。那板儿再不是挂着鼻涕的小顽童了。瞧着也是进了学,有规矩的样子。

        林雨桐留了刘姥姥用饭。临送她走才道:“姥姥如今的日子不愁吃喝,我也就不送那些个东西了。只这些书,是我弟弟用过的。上面都有批注,想来对板儿该是有些用处的。这点心意,姥姥别客气。”

        这可比什么金银对刘姥姥都来的金贵。“阿弥陀佛,谁不知道林老爷是探花郎,林少爷也是秀才公哟。”刘姥姥直念佛。自己村里的私塾,也只是一个童生罢了。

        刘姥姥出了林家,对板儿道:“这书可得仔细喽,以后当成传家的宝贝都成了。你把这书都念了,也能考个秀才回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板儿赶紧应了,这些书,学里的先生都没有。

        刘姥姥进了城,自然是要去看王熙凤的。这次也算是熟门熟路,是要找小红姑娘。这小红的爹妈都是府里的体面人,也没人难为她。不长的时间,小红就过来接人了。“姥姥来也不说一声,不拘谁的马车,顺脚就将姥姥捎来了。”

        “哪里用如此麻烦,如今腿脚还利索,还能走动。”刘姥姥就道:“知道二奶奶有了喜,我不来看看不放心。”

        两人一路说着话,一路进了王熙凤的院子。王熙凤已经显怀了。肚子微微隆起。刘姥姥一见,就道:“准是个小子。”

        这话谁都爱听,尤其是这样的老人家的话,更是让王熙凤心里又踏实了几分,“借姥姥吉言了。”说着,请了刘姥姥进门坐。“姥姥来的突然,可是有事。”

        “一则是给林家的大姑娘和奶奶道一声喜,二则问问奶奶,今年的租子是怎么算。”刘姥姥见王熙凤不解,就道:“今年的风调雨顺,倒是多收了些。有些人家收租子,就涨了一成。我来问问奶奶,您是个什么章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